第35章 衣锦还乡(2/2)
文昌也没闲着,他利用自己的学识,帮忙撰写了一些宣传文稿,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。
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,翘首以盼的庆祝活动终于来临。这一天,桃花岙被装点得五彩斑斓,灯笼高悬,彩旗飘扬。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宾客络绎不绝,越州通判乔之道更是亲自率领一众越州官员前来送上“进士”红木烫金牌匾,将整个活动推上了最高潮。
刘富堂精心组织了一支锣鼓队,在村口欢快地敲打着锣鼓,热情洋溢地迎接贵宾们的到来。然而,当那块珍贵的“进士”红木烫金牌匾送到时,一个棘手的问题出现了——它究竟应该悬挂在何处才最为合适呢?这个问题让刘富堂陷入了两难境地。毕竟,刘镇财和文昌叔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,无论是挂在谁家里,似乎都有着充分的理由。
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,刘富堂感到束手无策,只能指挥鼓乐队在路上拖延时间,同时迅速派遣人手与刘文昌、文昌叔、刘镇财、金桃等人商讨解决办法。刘文昌立刻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氛围,但唯有金桃依然保持着镇定从容的微笑,安慰道:“大家不必过于焦虑!让我们一同前往迎接这份无上的荣耀吧,文昌就在这里,跟随他前行便是。”她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,平息了众人内心的不安。
此时的刘文昌心中早有了主意,他满怀喜悦领着家族成员去迎接,见着乔通判和一众官员,行过礼,就带着这些官员直接来到刘氏宗祠,让刘富堂把这进士牌匾挂在宗祠里。并大声与众人说道:“文昌有今天都离不开桃花岙村民的无私帮助,这份荣誉是属于桃花岙的。”文昌的举动不但让刘镇财和文昌叔心服口服,也赢得了村民的热烈掌声。
挂好牌匾,乔通判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祝贺了刘文昌。然后带头来到祠堂门口的礼宾席,奉上了五十两银子作为礼金,并顺带给知州大人垫付了五十两。其余随行官员每人都奉了八两白银。礼宾席由老族长和刘富足刘富民在主持,他们收了礼金都一一造册登记,并随手回赠一份精心准备的桃花岙特产作为回礼。
看到这样场景,前来祝贺的宾客也都纷纷送上礼金,一时间,礼宾席前都排起了长队。正在这时,剡县李知县也带着手下五十多人匆匆赶到,见到了乔通判先到了,连忙去见礼赔礼道歉。乔通判示意他别啰嗦了,吃饭时间到了,李知县笑着忙去奉了礼金,他看了礼单,也不敢超过乔通判,就奉了四十两,随行官员都奉了六两。
根据庆祝活动安排,这第一日是专门接待官员和远道来的宗亲宾客,所以村民都在看热闹。第二日依然是接待远程宾客和本地商贾大户,特别是这些商贾大户都是富甲一方的主,他们的礼金更是让人瞠目结舌,在桃花岙建造酒楼的鲍云清出手就是五百两,其余二百两。一百两的比比皆是。
文昌看到活动变成了敛财手段,心中也不免担忧起来,便去找金桃商议,金桃笑道:“这些都是常例,大家都这样,不必介意。”
第三日才是桃花岙村民们自己活动,也是最热闹的一天,每家每户都派人来吃席,看戏听曲的更是人山人海。但村民也都送来了分子钱,而且都不小气,老族长和现任族长带头,他们都出了十两银子,后面来了几十个五两银子,除了几户特贫困的不敢出来,其它最少也送了二两银子。这是桃花岙有史以来都没有的事情,平时哪户人家新婚吃席,至亲的人顶多也就送个一两,一般百姓都是几钱就可以。村民们连吃了三天,整个活动持续五天才结束。这天晚上,刘保正、刘富堂、刘富足、刘富民他们一起把收的礼金全部都送到了文昌住的小院来,文昌看着这么多银子,一时竟然手足无措。
“这怎么好意思呢?”文昌有些惊讶地说道。
“刘大人,您别客气,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刘保正笑着说道。
“是啊,刘大人,您对我们村有恩,以后还要仰仗您,这些只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罢了。”刘富堂附和道。
文昌感激涕零:“谢谢你们,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不过你们还是不要叫我刘大人,在桃花岙,我是你们晚辈,还是直接叫名字吧。”
“刘大人,您不用跟我们客气,您现在是朝廷命官,理应叫大人。”刘富足恭敬地说道。刘富民也上前献殷勤道:“刘大人需要做什么尽管吩咐,我等定当向前。”
刘富足把礼单都给了文昌说道:“这是所有送礼的名单账本,现在交给你,另外一个本子记录了所有支出费用。收支抵消后剩余五千六百二十八两五钱,请清点一下数目。”
“清点什么啊!这几日你们太辛苦了,文昌只有以后回报了。”刘文昌说着向众人拱手致谢!众人也声称时间不早了,都陆续告退离开。